快速革兰氏染色

染色 3150

  项目介绍:

  革兰氏染色,革兰氏染色法可用来观察细菌的形态并鉴别细菌;在选择药物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;革兰氏阳性菌能产生外毒素,革兰氏阴性菌能产生内毒素,两者的致病作用不同,与致病性也有关。革兰氏阳性菌呈蓝色或蓝紫色,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。

 

  实验流程:

  (1)样本接收:石蜡切片、细胞爬片、冰冻切片

  (2)实验步骤:脱蜡至水—革兰氏染色—脱水封片

  (3)实验结果:染色好的玻片

 

  注意事项:

  1、染色过程中的脱色液分化是关键步骤,需注意分化程度。

  2、尽量不要重复染色,分化液在脱去片子颜色的同时也改变了细胞壁的通透性,影响了最后结果的准确性。

上一篇: 下一篇:

相关推荐

  • 胼胝质染色——苯胺蓝法

    742

      样本:叶,根,茎   保存方法:样本用卡诺固定液(乙醇:冰醋酸,G1120)固定,常温运输。夏季高温时需加冰袋。   切片:叶片不切片,整体染色...

    查看全文
  • 植物过氧化氢DAB染色

    1729

      染色机制:   植物组织在受到一些物质处理时,会产多种生活性物质,过氧化氢是活性物质之一。过氧化氢(H₂O₂)在过氧化酶的催化下可与DAB迅速反应...

    查看全文
  • 潘氏细胞荧光桃红B染色

    612

      染色机制:   潘氏细胞是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,位于腺底部,细胞呈锥形体,顶部胞质充满粗大嗜酸性的分泌颗粒。荧光桃红B本身作为一种酸性染料,...

    查看全文

您好!请登录

点击取消回复
    展开更多
    点击展开我们的联系方式